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
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时期。
疗养院建筑一直是苏联建筑师的自由领地,
他们可以设计一些自己想要的风格。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
列宁的这句名言被完美地嵌入其中。
01.建筑历史在苏联,疗养院被称为“地球上的天堂”,是所有劳动人民都向往的地方。然而在不稳定的年代,没有一座疗养院是用来给劳动人民使用的。于是,在年,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工会的领导人决定在克里米亚共同为两国劳动人民建造这座“友谊”疗养院。
捷克斯洛伐克希望疗养院建在“*金海滩”边上,这样来这里度假的捷克斯洛伐克人都能看到。但是那个时候,在海滩上只剩下一块狭窄的地方,并且还是一个有40度倾斜的小山坡。最后,建筑师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三角形稳定原则来设计该建筑。于是直径为9米的三个大柱子被打进了岩石里面,作为整个环形建筑的支撑。图片拉近一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三根大柱子。从远处看,这个建筑像极了一个停在山上的飞碟。
如今,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一个酒店,多数房间都有私人阳台,内部设有泳池、影院和咖啡馆,RMB就可以在飞碟上住一晚,简直不要太值。
02.建筑设计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苏联时期的疗养院,高六层,由三根混凝土柱支撑在悬崖边,多数房间都有私人阳台,内部设有泳池,影院和咖啡馆,设计来自苏联著名建筑师lgorVasilevsky。
它像一个大飞碟一样停在海滨的一个大柱子上,所有的窗户都是面向海面设计的,因为最开始设计方向是一个疗养院,所以考虑到了通风、日照与风景等多个方面。让这个疗养院一度受到大家的欢迎,但后期由于经营等问题原本疗养院功能也被放弃了。如今这个建筑还保持着原本的建筑状态,只不过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旅馆,再伴随着沙滩、森林,让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的来玩耍。
03.苏联的鸿篇巨制要建,就建好的宏伟的;
要建,就建大的宏伟的;
要休息,就拼命休息;
要疗养,就彻底疗养。
这座为了纪念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
两国友谊而建的疗养院,
如同一枚停靠在岸边的硕大飞行物,
俯瞰整个黑海。
与今天许多营利性的度假村相比,
疗养院更像是一鸿篇巨制,
是权力对自然景观的一种重塑。
雕刻时光苏联解体后,由于失去了财*支持,全境内的疗养院无一例外地走向了没落。这是一段帝国工匠们呕心沥血改造自然,却最终顺从于历史轨迹的故事。
迅速奔入现代化世界的人们,有的抛弃了这些古旧的建筑,有的则更加珍视它们存在的意义。
END本期编辑:李荷
责任编辑:钟翔王创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