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论坛

首页 » 常识 » 形状 » 科普UP主一个史上从未出现的科普作家群
TUhjnbcbe - 2021/7/5 5:17: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01.前言
  
  这里说的这个科普作家群,以“反传统”为特色。这里说的“反传统”,是指这个作家群主要不靠文字,也不简单靠绘画,而是靠拍摄制作音视频,借道桌面电脑和手机屏幕,向公众进行科普的独特人群。
  ▲都发了,就晒出来献丑。何况限讲10分钟,也就只够念标题①在网络上,这群人有个时髦又怪异的俗称:up主(俗称“阿婆主”)。Up是英文(upload上传)的缩写,专指在各种网站上传视频音频的人。据说日本人最先赋予这群人这个称呼,就像经常在电脑上干活的人被叫做“键盘侠”。
  
  需要说明的是,up主≠作者,转载者也称为up主。换言之,只要上传和发布视频的都叫up主。同样需要说明的是,那些专门做科普内容或以做科普内容见长的up主,我们不妨叫他们科普up主。
  ②当然将科普up主称作“作家”,严格地说也是不恰当的。因为他们要么根本不写作,要么很少写作。同理,将他们称作“画家”,也未必就合适。因为他们要么不画,要么不动手画,他们手上的“画笔”就像他们指尖的键盘。他们是通过若干电脑程序来完成科普的,无以名之,姑且称他们为“制家”罢。
  
  不能小看这个群体。仅就数量而论,他们很可能已经不亚于传统科普作家。不信可到从B站到知乎、快手、优酷等各种视频网站上去看看,就知道他们的队伍有多庞大。其中一些知名科普up主,动辄一条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的科普视频,就有几十万人围观,几万人留言,几千条弹幕。
  ③如此轰轰烈烈的新型科普阵势,很是出乎传统科普人的意料。至于科普up主那还在快速形成中的影响力,很可能就已经是传统科普作家所不及的了。
  
  这里仅就B站(哔哩哗哩bilibili)上几个科普up主为例,将这个新型科普作家队伍的身影,做个简单的勾勒。原本,井民只是在B站上学习,后来被晚生小半个世纪的朋友带年轻,也在B站上玩那些与年龄不相符的玩意。
  顺便说一句,领导们已经非常重视B站。譬如在今年1月19号四川省的一次重要会上,一位省委领导在讲话中突然提问:“在座可看过B站的跨年晚会?”收获一片静默与感慨,与会老男井民没禁住一丝小得瑟。02.基本概况
  
  B站最吸引人的地方有两点,一是视频无广告,二是有大量Up主原创内容。B站的“科学科普”栏目有如下标签:环境,科学,科普,生物,气象,基因,生态,神经,古生物,量子,物理,数学,计算,实验,编程,人工智能,天文,地理,地球,健康,化学,生命,自然,宇宙,数据,元素,地质,太空,材料,海洋,遗传,物质,共32个。
  
  ▲把“科普”放在“科学科普”栏中,犯了属种概念并列的逻辑毛病显然,这已经远远超出任何一本科普期刊,甚至超过一套科普丛书的容量。而且每个栏目下,都有影响大小不一的海量视频。就像科普文章或著作,也并非每件都有大影响。
  注意到B站这个栏目设置是有瑕疵的:它把“科普”放在“科学科普”下,与其他31个的具体学科栏目并列,这应当犯了属种概念并列的逻辑错误。不过瑕不掩瑜。我们就算只看B站上的“科普”栏目,就可以十分惊讶地看到大量新型科普作品,甚至不少精品。
  截止年3月16号,在B站“科普”这个栏目下,有共页/个视频。即使把一个视频折算成一页纸,也相当于有一本厚达页的书。事实上,一个视频远不止一页纸,因此可见,这是个十分庞大的科普视频库。
  ▲美国、韩国、房价类放在“社科人文”中,逻辑规则再次遭冒犯
  至于人文社科类的科普,内容可能就更多。仅在B站上,热门的“标签”就有历史、社会、房价、犯罪、案件、心理、人文、奇闻、人物、悬疑、文化、读书、艺术、美国、韩国、法律、地图等17个栏目。人文社科的科普栏目设置,也同自然科学科普的标签设置一样,基本上是不太讲逻辑,有点乱。但具体到里面的内容,至少就有“眉山剑客陈平”“*委金灿荣”“逸语道破沈逸”“复旦大学王德峰”“肝帝董佳宁”“亚洲特快席亚洲”以及年度“最高人气UP主”、B站“百大UP主”“罗翔说刑法”等知名up主。
  ▲罗大侠说法,那可是迷倒无数男女粉丝
  这些up主好比科普界的畅销书作家,每个都有大量粉丝。这几位up主们讲的内容,涉及国际*治、经济社会、美国问题、*事动态、中国哲学和易经、资本论、法律法规等等。
  就像传统科普作家一旦成为畅销书作家,也会有钱赚一样,上述知名up主,按照B站的分成模式,他们的每次“出场”,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科普UP主从B站赚钱的途径大约有:
  (1)B站“up主创作激励计划”,针对UP主的自制稿件进行综合评估以提供相应收益。按播放(点击)量算钱,次播放(点击)2-3块钱。可这远不是知名up主收入的全部来源,甚至不是主要来源。
  (2)B站约定up主可以接广告,拿广告费提成。因此up主粉丝越多,吸引广告越多,广告费提成也就越多。
  (3)B站约定up主“点赞”和“投币”,收益由稿件本身的价值决定,包括用户喜爱度、流行度、和垂直度等多维度指数综合指标。其中,用户喜爱度是基于“点赞”等互动行为的综合计算,也是收益计算的首要衡量指标。
  (4)B站给up主“充电”,“电”池是用户对参与“充电计划”的UP主进行资助的结算道具,每次最低可充20个电池(2元)。充电没有最高限,可通过支付宝、
  (5)用“投币”支持和肯定优秀up主,UP主可通过上传视频获得更多“投币”,观众投币的10%作为UP主的硬币收入,还可用来修改昵称、参与活动等。
  显然,最终还是内容为王、质量为上。这一点,没有传统与现代之分,也没有纸质与视频之别。此外,据随后将提及的科普UP主“回形针”自报财收,该年他们收入.6万,支出.9万,净利润.7万。仅从净利润看,似乎已不逊于某些知名科普作家。03.五个知名科普UP主
  1.回形针。B站知名科技up主,科普大牛,擅长将各种高深理论剖开来讲,截止.03.08统计,粉丝数.7万,代表作《想知道怎么制造原子弹吗?》《无骨鸡爪怎么脱骨?》《手术如何治疗近视?》等。
  ▲“回形针”这个科普UP主,是个数十人团队的名称
  代表作:《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时长10分18秒,.02.提交,截止3.0日,.9万播放,3.1万弹幕,76.7万投币,62万人点赞,24.6万人收藏,39.4万分享,评论。
  
  《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是“回形针”的爆款视频,用了多幅图表彰显死亡率、感染率、感染过程、感染机理、新冠病*分析、人类抗击病*史,死亡率预计等。末尾还有资料索引。视频有典型案例和病例,声情并茂,图文并茂。观众留言:“在如此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回形针的作品依然散发着理工科人冷静的光芒”“当谣言和无知兴风作浪之时,正是这样的硬核科普UP最值得发光发热之日”“封一座城,护一国人。生而在世,有三‘不笑’:不笑天灾,不笑人祸,不笑疾病立地为人,有‘三不黑’:育人之师,救人之医,护国之*。愿奋战在一线的每一位英雄健康安好!武汉加油!”影响很好,能量很正,官民皆喜。视频上的弹幕不仅有观众的即时感想,还有善意补充,相当于扩充了视频的知识点。如指出某图是高福论文中的,某个机理是“泊松分布”等。显然有观众十分专业,也看得十分专注。出错处还有人专业地指出,后台也会及时屏蔽,如特定感染情况的表述,就因有误没能被放出。
  
   2.飞碟说。B站知名科技up主,截止.03.08粉丝数.3万,擅长通过有趣甚至搞笑的动画来科普小知识,应了他本人那句宣传标语:“知识从未如此性感”。该up主对社科类、人文类知识讲解更多,包括两性心理、社会现象等话题,例如:《中国90后压力报告》《男生尿完后为什么还要哆嗦一下?》等。
  ▲“飞碟说”,经常把知识弄得性感,又把性感弄得知识
  代表作:《荷尔蒙对你的影响可不仅仅是爱情》,.03.04上传,时长41秒,截止.03.08,4天内个点赞,73人投币,人收藏,18人分享,50条评论。视频讲了如下内容:除了爱情或性怎么与“激素”相关,激素或爱情怎么制造、由谁制造,人体哪些器官靠荷尔蒙调节,负责性欲,哪些器官负责脂肪代谢、胰岛素生长、肠胃消化等。也是图文并茂,声情并茂。一条留言:“飞碟说,知识从未如此的短。”
   3.表象的本质。截止.03.08粉丝数38.6万,主要科普天文物理类知识,幕后讲解的小姐姐声音很正,有点像播音员,但是讲的知识点都不错,特别是天文知识,配合精致的视频剪辑,看起来很有料。
  
  ▲送克大白兔上太空站之费劲,说明人类尚无法移民太空
  代表作:《把1包大白兔奶糖送上国际空间站,需要多少能量?》,7分零8秒长.10.10上传,截止.3.8,点赞,投币,收藏,分享16,条弹幕,条评论。视频从“为什么要给国际空间站送糖果”开始,发射一包重克的大白兔糖果,围绕高度、速度与能量关系,发射塔的位置,以及做功、重力势能计算的地面与空间不同,分别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知识点牵涉到地球运转速度、空气摩擦、糖果初始动能与……最终消耗的能量,得出人类暂时不能居住在太空的原因——成本太高。
  4.天才简史。截止.03.08粉丝数86.9万,通过把历史上各类牛人的人生轨迹和重要事件进行简要总结,为观众带来牛人们的精彩故事。视频取材丰富,制作精良,可看性很强,完全没有读传记的枯燥。
  ▲这条视频证明,科普UP主玩正能量与主旋律也在行
  代表作:《两弹元勋,男神钱学森的传奇!》12分46秒时长,.12.07上传,截止.3.9,25.7万播放,弹幕,点赞,1.1万投币,人收藏,人分享,条评论。该视频以“天才简史”的定位,叙述钱学森的人生经历,晒出钱老博士论文手稿,在美国移民局的签到手迹,年回国时的首站竟然是深圳……有弹幕感言:“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以及大量“投币,致敬”。
  
  一条留言:“我们只知道中国科技界有‘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有‘原子弹之父’王淦昌,有‘航天之父’赵九章,有‘光学之父’王大珩,知道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道,却不知道他们与这位‘培养大师的大师’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人,就是中国当代物理科学宗师,原清华大学首任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叶企孙。叶企孙:被时代抛弃得最远的大师!” 可谓能量很正,反响很好。
  5.硬糖视频。截止.03.08粉丝数64.4万,专做两性知识科普,和它的名字一样,作品有点“硬”也有点“甜”。如问:“你知不知道男生丁丁原来也有各种形状的?……”“女生的白带是什么味道?”等。
  ▲话题“硬”中有“甜”,还有若干冷知识
  代表作:《还记得你青春期时的身体变化吗?》.02.23上传,时长10分14秒,截止.3.9,2.1万播放,弹幕,点赞,投币,人收藏,72人分享,条评论。有异性恋者,有同性恋者,有双性恋者,自述自己身体发育时的感受,影响很大。04.科普up主亮色简析
  1.富含现代传媒应用技术。需要具备现代传媒采、编、播、摄、录、演、服、化、道、剪、配等等功夫。与传统科普写作相似,也要有方案或脚本,但更要有简单制作工具如手机+三脚架。如果要做得高级,还得有专业摄像机+全套设备。至于拍摄完毕的剪辑、剪辑完成后的配音和加字幕,也是传统科普没有遇到的技术和艺术。由于这方面需要的强劲,现在手机上已经有许多快剪工具、声音自动辨识工具、配字幕工具。网上还有大量学习平台,提供素材和技术,在知乎、
  2.懂得网络受众接受习惯。作品宜短忌长,宜奇忌平,但要有主题。科普UP主的目标受众跟传统科普中的“豆腐干”和宣传栏相近,因此一定要“好看”。如今年3月1日上传的《3D动画演示肾结石手术取出过程》,仅3分33秒长度,也就是一般人蹲一次马桶不到的时间,用3D动画清晰演示微创手术取肾结石,管子怎么伸进去,怎么打碎结石,怎么依次取出,直到结石完全被取出后,内窥镜还在肾里面四处寻找有无残留,屏幕上留言“最后打扫战场,清除残敌”,十分醒目,十分完整,音乐配得十分轻快。弹幕中有人留言“微型盾构机”钻取肾结石,现代微创外科奇迹。截止3月16日,有6.7万播放,弹幕,条评论。该视频涉及:相关医学知识,器材使用,3D制作技术,剪辑和配音等。有文字作文案但不作文本,全程用醒目愉悦的画面呈现,以避免吓到患肾结石的病人。
  ▲一些看得肾痛,一些人看得心动
   
  3.提供传统科普未及体验。①可快进,最高正常速度两倍;可慢进,最低正常速度一半。这就大大方便了观众的“闲”或“忙”时间分配,以及照顾到观众的观看耐心、观看速度等个性化差异。②可互动,不是只发布,还有留言弹幕等即时反馈。这就更是观看传统科普作品时无法实现的体验,它不仅扩展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反馈了观众的体会和感受,而且也及时纠正了的作品的知识错误,弥补了作品的内容不足。譬如“回形针”那篇《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下,有一条留言“有一起关于中国人工降雨的话题,里面也是对中国大量进行人工降雨工作表示指责,并拿西方发达国家很少使用人工降雨这个现实去佐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但正好有个up就是学这个的,马上就发现了‘回形针’讲得有问题,首先西方国家和中国国情就完全不同,如欧洲是国土狭小所以不需要人工降雨,美国大片土地都归私人农场主所有所以*府也没必操这个心等等,但这些‘回形针’都没有说,这也使那位up认为‘回形针’是在为黑而黑……”③可紧贴人的肉身,让人随时随地观看。通过5G短视频,从桌面电脑的大屏,到移动终端(手机)的小屏,从厨房到厕所,从餐桌到地铁,无缝跟随人的眼球,就更是传统科普的望尘莫及。
  
   4.熟悉内容推广相关知识。科普UP主需要掌握怎样涨粉、怎样吸睛、怎样选择广告商、怎样进行自我推介、怎样寻找话题热点,以及什么时间上传最佳等知识和能力。这与传统科普作者将作品交给出版社或杂志社,就基本不再考虑的“潇洒”相比较,完全是种全新的素质要求。若不这样,即使视频作品再好,也可能沉入网络的无底深渊,被海量信息淹没,更不要说挣到钱。
  ▲满屏的弹幕,犹如满眼的感言
  如“回形针”《一个完美的速冻水饺是怎样炼成的?》,时长仅5分48秒,.02.09上传,截止3月16号,98.7万播放,弹幕(弹幕多到满屏都是),5.1万点赞,1.7万投币,收藏,转发,可谓暴款。作品貌似解答饺子怎样速冻,其实相当详细地讲了饺子皮、饺子馅怎样防止膨胀,涉及水结冰的体积、油脂冷冻的体积、面皮厚薄的影响、加入添加剂的效果、使用什么地方的面粉最合适,以及怎样速冻和怎样煮最好等系列知识。音、画、图、文均佳,比方幽默地说,如果不采用合适的面粉,不采用速冻,要想饺子皮不破,饺子皮“得脸皮那么厚”等,动画效果很棒,科学性很强,还专门上载了一篇河南工业大学的硕士论文《小麦蛋白特征与饺子皮品质的关系研究》,巧妙回答了一个问题:“相比家里现包的饺子,看似没有灵*的速冻饺子究竟有什么厉害之处?”

▲说实话,饺子里有这么多科学,此前想都没有想到

假如用传统文字撰写,要在同样时间将上述内容说清楚讲明白,可能性很小。关键是进入脑海的印象也肯定不及这么深。
  
  5.主攻知识快餐思维盲点。科普UP主的主战场基本是“快餐”,瞄准的是公众普遍的知识盲点,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春节将至的饺子热门、青春期男女对自身身体变化的
   科普UP主也有抄袭或涉嫌抄袭,也有洗稿或疑似洗稿。如上述《把1包大白兔奶糖送上国际空间站,需要多少能量?》,正播得热闹之际,就有观众发弹幕指出,该科普视频“全部由youtube等外国视频网站转载而来,有迹可循”“伪装也十分精妙,删减,去水印,按原文翻译配音,不标出处等等。还有将镜头翻面,为的就是让人认为她属于原创up”“她的视频,一期收益可达元。却只是自己配了音,掩盖了水印”等。有留言感慨道:“这是一个抄袭、盗版横飞的年代……好的作品靠原创的努力,火的作品却是靠营销。可悲!”只可惜,像传统科普一样,明显抄袭易发现,再创作或再加工难识别,尤其制作成视频,就难被界定抄袭。
  这说明,在人的世界,无论是实体世界,还是虚拟世界,属于人的优点大都一样,属于人的缺点也无根本性区别。但科普up主这个新型的科普作家群,无疑已形成较大冲击与有益启示。如他们在创意、构思、制作、营销、宣推、互动等方面的擅长,或许恰是传统科普作家所缺少的。在一定程度上,如果传统科普作家不求新,不求变,很可能会丢失一些观众,萎缩一些影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UP主一个史上从未出现的科普作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