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你以为桌游只是烧脑益智花几千块玩过50款
TUhjnbcbe - 2021/8/20 16:47:00

大家都放假了吧?这么长的暑假,家长最头疼的应该是陪孩子干什么吧?

考完试,我也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写一些轻松的内容了。

今天开始,我想就“假期玩什么”这个需求,做一系列的选题,希望能和大家一起,筛选出高质量的陪伴方式,整理优质的陪伴资源,一起快乐育儿。

有朋友来家里玩,或是空闲时,以及出游在旅途中解闷,我和孩子都喜欢玩桌游。短的只要耗费10几分钟就能来一局,长的需要几小时。桌游的类型也很丰富,全年龄段覆盖,好的桌游,老少咸宜。如果你想和下至3岁上至99岁的人交朋友,和他一起玩桌游都是不错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会通过自己和孩子玩桌游的三五心得来说明这个问题。先声明,本篇出现的所有品牌都跟我无商业利益关系,纯属个人体验推荐。我也先做一下自己的课代表,下面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1、桌游是个什么东东?2、几岁的孩子适合玩桌游?3、玩桌游有什么用?

一、桌游是什么,不是什么

桌游起源于德国,在德语里叫做Gesellschaftsspiel,意思是放在桌子上(或地上)玩的“桌面社交小游戏”。注意洛,桌游从它诞生开始就被定义为社交游戏,既然带有社交属性,那就属于休闲娱乐范畴,且至少得是2人以上的游戏。在桌面游戏里,也分很多种,比如棋盘游戏、纸牌游戏、拼词游戏、解谜游戏等等。这些游戏,大多适合成人,不适合孩子,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所以儿童桌游应运而生。儿童桌游跟其他玩具最大的区别,一在于规则性,二在于互动性。所以如果你问拼图、乐高、积木等算不算桌游?不算。所谓规则,就是所有玩家都要遵守既定的规则,戴着镣铐跳舞,在规则之内,利用聪明才智,充分发挥推理能力、空间力、快速反应等能力,赢得游戏。所谓互动,就是至少需要2个人,才能完成一场游戏,或竞争或合作,儿童桌游的魅力首先在于促进亲子关系和互动交流。几个人围成一团,嘻嘻哈哈,争辩、说服、表达,合作,对抗,斗智斗勇,是我认为的玩桌游最好的状态。而商家们所大肆宣传的,以及我们所期待的各项“优秀品质”和“教育功能”,包括:观察力、专注力、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情绪自控能力等,都只能是在陪伴和互动过程中悄悄生根发芽。简单理解就是,烧脑益智只是游戏过程中的副产物。所以,桌游不是那种买回家就能当甩手掌柜的玩具,它需要你投入时间和精力,静下心,坐下来,趴下来,与娃同乐。正是因为要沉浸其中,所以陪玩桌游是一段高质量的陪伴时光,只要桌游选得对,大人小孩都能玩得开心并有收获。

二、几岁适合玩桌游?

根据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当他们不再是只会躺着的小肉团,会走,会说话,会表达,能理解大人意思,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精细动作能力进一步发展之时,大概在2岁之后,欢乐的家庭亲子桌游时光,就可以拉开序幕。但是U1S1,低幼桌游,尤其是5岁以下孩子的桌游有它的局限性,盘一下低幼桌游产品就会发现,不少跟前面定义的互动性竞争性的类型相去甚远,这受孩子思维水平发展的限制。2-4岁的孩子的桌游,出于安全考虑,道具都不会太多,颗粒一般都做得比较大,纸板比较厚。这个阶段的桌游多以认知类为主。围绕宝宝的日常生活,通过游戏复原生活中的场景,在玩的过程中习得各种能力。我大致分了一下,这个年龄段的桌游产品主要有3类:一是生活情境类的。帮助孩子认识生活环境,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比如收拾玩具,换衣服,自己吃饭,超市购物,餐厅点餐等。HABA的《整理玩具》,游戏盒本身就是玩具储物柜,让孩子通过帮助汤姆猫收纳它的玩具,学会分类和整理。给宝宝喂饭有时候妈妈会很头疼,HABA的《饥饿的小熊》,通过游戏,鼓励小朋友自己给小熊吃饭,也能养成宝宝自己吃饭的好习惯,认识食物、锻炼手指精细动作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孩子哪些食物是健康的。二是启蒙感知类的。抓住敏感期,促进视觉,听觉,触觉和语言的发展。比如认识颜色,形状,数字、大小、认识空间方位等。《刺猬采莓子》,将简单的数学计算、颜色配对和策略集为一体。骰子颜色和对应的莓子数量,共同决定前进的步数,先到终点者胜利。三是动作模仿类的。锻炼发展宝宝的身体技能,让肌肉更有力,身体更灵敏,比如大运动和手指精细动作,表情微动作等。Thinkfun的滚来滚趣RollPlay这套偏重认知和情绪类,扭来扭趣MoveGroove这套偏重运动类。两套加起来总共96个双指令,骰子滚到哪一面,就要说出相应的知识和做相应的动作。领域涉及认知颜色、数字、身体部位、模拟声音、模仿动作、了解情绪、肢体动作等方面。对于低幼的桌游,大部分人的困惑在于:生活习惯这些不是应该在日常实践中教给孩子吗?何必还要浪费钱买一个玩具回来教孩子?的确,如果预算有限,这类桌游确实不是必须,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喜欢模仿游戏,喜欢玩过家家,自己当爸爸妈妈,喜欢模拟医生、农场主、工程师……情景桌游提供了相应道具和氛围。在游戏中,孩子不再是“被教育者”的角色,他们可以站在旁观者或照顾者的角度,去观察,去理解,去共情。现在的桌游,除了功能齐备以外,颜值做得也不差。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低幼桌游价格不菲,依然有不少家长入坑的原因吧。记得我儿子玩BunnyBoo兔宝宝魔术箱时,多块钱买回来发现拢共只有4块木头时,差点想骂人。道具不多,但是小儿子意外的喜欢,谁叫2岁娃的桌游真是凤毛麟角呢。除了4块积木,BunnyBoo最有价值的是它的闯关卡,从易到难一共??60关。整套桌游的玩法就是根据题卡,摆放四块积木的位置,让它们跟题卡里的位置一模一样。我们2岁半出头第一次玩可以玩到第8关,到3岁可以玩到第20关。看起来很简单是吧,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不简单,他们要理解前后、上下、里外等概念。而且越往后越难,一直玩到4岁,闯到40关之后,还要理解“显”和“隐”,“前景”和“后景”等概念。比如像最后这几关,还有翻转和隐身,怎样让小兔子只看得见一只耳朵,大人玩的时候也要稍微想一想呢。儿童桌游的大户德国品牌HAPA(德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以为桌游只是烧脑益智花几千块玩过50款